挎子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新用户
搜索
查看: 1806|回复: 19

噴漆的問題解決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1 22: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噴漆不良原因:
油漆遮蓋力差的原因有:

1塗料預先攪拌不充分
2噴塗不夠均勻
3忽視了揮發時間等。
漆膜光澤較低的主要原因有
1塗層較薄
2爐溫較高。
塗裝不良流漆的原因有:
1.油漆粘度太低  
2.噴塗距離太近
3.噴塗速度太慢  
4.噴槍及泵浦壓力不穩
5.霧化壓力與塗料輸送壓力高
6.一次性噴塗過厚等7.靜電壓過低。
塗裝膜厚不足的可能原因:
1吐出量太小 、
2霧化壓力過大、
3靜電壓低 、
4粉管與氣管不流暢、
4發射器文氏管磨損、
5噴槍故障。

影響涂裝不良的因素有七類:
一.與涂料質量有關的因素:
1.涂料的表面張力與底材的潤濕和附著,以及漆膜表面的流平性.
2.涂料溶劑和稀釋劑的溶解度參數,表面張力和揮發速度
3.涂料的粘度和流變持性,特別粘度在成膜過程中隨涂裝方法和涂裝環境發生變化.
4.涂料中各種助劑使用的合理性和兼容性.

二.涂料稀釋和攪拌過程存在問題:
1.雜質的混入
2.過濾
3.稀釋劑是否合適
4.涂裝粘度的調整和保持

三.涂裝環境:
室內涂裝環境                  室外涂裝環境
1.溫度,濕度,風速              1.涂裝時間選擇,氣溫,濕度
2.噴漆霧的污染                2.風向,風速
3.灰塵和防塵                   3.天氣狀況,陰晴,早晚
四.底材的狀況:
1.是否涂底或涂中間涂層
2.除塵或打磨
3.溶劑,化學試劑,表面活性劑處理
4.干燥,除靜電等

五.與涂裝過程有關的因素:
1.涂裝方法:手工刷涂,輥涂,噴涂,自動噴涂,靜電噴涂.
2.操作者的技能.
3.噴涂的角度,行槍速度,距離,漆膜厚度和噴涂道數,噴槍的類型
4.空氣的壓力,風量,除水和除油程度
5.涂料補充系統:循環速度,補充量和時間

六.與干燥成膜條件有關的因素:
1.溫度:烘烤房溫度及分布狀況,升溫速度
2.時間長短
3.換氣速度和空氣污染情況

七.與晾幹放置過程有關的因素:
1.晾置時間
2.溫度及升溫速度
3.通風和換氣的速度

9.塗料的固化
被塗物表面塗層由液態或粉末狀態轉變為無定型的故態薄膜過程稱為塗料的成膜過程(或稱為塗料的固化)。
塗料主要靠溶劑的蒸髮、鎔融、縮閤、聚閤等物理或化學作用而成膜。
根據塗料不同的成膜過程,將塗料分為揮髮型成膜型和交聯型成膜型兩種:
(1).揮髮成膜型塗料
揮髮成膜型塗料中大部分為溶劑型塗料,這部分塗料又稱為自幹型塗料。成膜機理為:均勻塗佈在被塗物表面的高分子物質當溶劑揮髮時由液態嚮故態過渡,得到具有一定結搆的完整塗膜。
(2).交聯成膜型塗料
交聯成膜型塗料的成膜過程主要是縮閤、聚閤等化學作用,其中絕大部分塗料在成膜過程中也包含了一部分物理作用。這類塗料的成膜物質本身是液態或受熱能鎔融的低分子樹脂,經過化學反應後變成故態的網狀結搆的高分子化閤物。

塗料的成膜過程就是塗層的固化過程,對溶劑型塗料俗稱塗料的幹燥,塗料的固化方法有:
a.自然幹燥
自然幹燥隻適閤揮髮型塗料、自幹型塗料和觸媒聚閤型塗料。氣溫、濕度、風速對塗料的自幹速度産生顯著影響。一般是氣溫高、濕度低、通風條件好自幹速度快,光炤對塗料的自幹也有利。
b.加熱固化
加熱固化包括強製幹燥和加熱烘幹。強製幹燥是指加熱能自然幹燥的塗料,目的是縮短塗料的幹燥時間提高塗層的性能,強製幹燥一般採用低溫固化,固化溫度在60-100℃,溫度過高塗層容易起皺、起泡。加熱烘幹是指加熱隻能在一定溫度下固化的塗料,使其完全成膜,加熱固化所常用的溫度一般在120℃以上。

加熱方式有:對流、輻射、電感應三種。
10.塗裝設備
一般塗裝利用空氣噴塗較多, 常見空壓機有:往复式活塞壓縮机、膜片式壓縮机、回轉式壓縮机、螺施式壓縮机。
油帘-油洗式噴漆室的主要優點有:避免產生二次污染、延長了噴漆室使用壽命、防火防爆級別不高於塗裝噴漆場地

11.噴槍搆造和分類
噴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頭:包括塗料噴嘴、閥針、空氣帽等;
(2).調節機搆:包括空氣量的調節裝置、塗料噴儲量的調節裝置、噴霧圖形的調節機搆等;
(3).槍體。

按塗料的供給方式噴槍分爲:
(1).重力式:用于塗料用量少與換色頻繁的噴塗作業場閤;
(2).吸上式:適用于一般非連續性噴塗作業場閤;
(3).壓送式:適用于塗料用量多且連續噴塗的作業場閤。

一般情況下,使用小型噴槍噴塗時,噴塗距離應為15~25cm。
空氣噴槍使用前應調整空氣壓力、塗料噴出量、霧形三個參數到最適宜的程度。

12.塗膜性能檢測
塗膜性能檢測包括顔色及色差測試、光澤度測試、膜厚測試、硬度測試、附着力測試、抗衝擊測試、耐磨損測試、抗溶劑性測試、抗污染性測試、抗潮濕性測試、鹽霧試驗、抗紫外線測試塗料性能檢測等。
1).顔色及色差測試
塗層顔色的測定通常採用目測法,顔色的屬性有:色調、色調偏向、深淺等。由于目測法受到色綵記憶能力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的限製,不可避免的産生人為誤差,因此採用儀器對塗層顔色進行定量測定,色差分析中,△L偏正代表偏淺(亮),△L偏負代表偏深(暗),△b值為正代表偏黃,△b值為負代表偏蘭,△a值偏正代表偏紅,△a值偏負代表偏綠。色差公式△E=(△a2+△b2+△L2)1/2  。

2).光澤度測試
塗層光澤是塗層表面把投射在其上的光綫嚮一個方嚮反射除去的能力,反射率越高,其光澤度越高。塗層光澤一般是指與標準闆光澤的相對比較值。
為使測試結果更加精確,對于高光澤塗層宜採用入射角為20o的光澤計,對于低光澤塗層,宜採用入射角為85o的光澤計。

3).膜厚測試
塗層厚度測定包括濕膜厚度測定和幹膜厚度測定。濕膜厚度的測定是不精確的,産品的塗層厚度最終應該通過測定幹膜厚度來確定,但是通過測定濕膜厚度可以大緻估計出其幹膜厚度。常用的幹膜厚度測試方法有千分尺法、磁性測厚儀法、破壞性膜厚測量法:
a.千分尺法:適用于片狀測試面或類似的平整表面;
b.磁性測厚儀法:是依據磁鐵與塗層或者磁鐵與底材之間的磁引力或磁通量的大小來測定漆膜厚度。
c.切片法;

4).硬度測試
塗層硬度測試可以採用如下方法:擺桿硬度測定法、鉛筆硬度測定法、壓痕硬度測定法。
鉛筆硬度法是用一套已知硬度的鉛筆芯來進行漆膜的硬度測定,漆膜硬度可以由能夠穿透漆膜而達到底材的鉛筆硬度來表示。

5).附著力測試
塗層附着力的好壞取決于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塗層與被塗物表面的結閤力,二是塗裝施工質量尤其是表面處理的質量。
常用的測試塗層附着力的方法有:劃圈法、劃格法、膠帶法、拉開法。

6).抗沖擊測試
耐衝擊是測試塗層在高速負荷作用下的變形程度。塗層抗衝擊的能力與其伸張率、附着力和硬度有關。
測試塗層耐衝擊性的儀器為衝擊實驗器,測試原理是以一定重量的重錘從不同高度落在塗層上使塗層産生形變,然后檢查塗層的破壞程度。


13.塗裝對環境、安全、衛生的要求
塗裝作業是一種有害因素較多,具有多種職業危害的作業,常使操作者患急性或慢性中毒、職業病、皮膚斑疹等疾病,因此必須加強管理,保護操作者的健康。
1).有機溶劑的毒性
有機溶劑由呼吸或皮膚進入到人體內,與人體髮生化學或物理作用,對人體健康産生危害。為防止有機溶劑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在塗裝作業車間內必須加強通風,使空氣中的溶劑蒸氣濃度低于最高允許濃度。最高允許濃度是操作中長期工作不受損害的安全濃度。
2).特定物質的毒害作用
塗料中有的基料如煤焦油瀝青,環氧樹脂的有機胺固化劑可以引起接觸性皮炎,聚氨酯塗料中遊離異氰痠酯刺激呼吸繫統引起過敏性疾病。
塗料中使用的顔料如鉻痠鉛、鉻痠鋅、鉻痠銻、鉻痠鎘、鉻痠汞等,防汚塗料中使用的有機銅、有機汞等均為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发表于 2012-3-11 22: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啊,慢慢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1 23: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2 05: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2 06: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台湾字,一边看一边慢慢辨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2 09: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技术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天立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2 09: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技术指导.....繁体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富士康上班,12年了 一直用的繁体  习惯了 。后续改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2 10: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挎子联盟 ( 辽ICP备13001834号 )

GMT+8, 2024-5-10 08:38 , Processed in 0.24087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